|
梅州曾经以“文化之乡”自许,但这些年再也不好意思说了。就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说我们是“足球之乡”,那时可是底气十足!可惜现在也不敢说了。
自古以来梅州客家人居于荒蛮之地,客家地区大都是处于山峦重叠、沟整纵横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环境中,要生存要发展都极端不易。所以一直以来,客家人都有读书求出路的思想:“有子不读书,不如养大猪”、“不读诗书,有目(眼)无珠“。所以靠打担也要缴子读书,即使讨食也要缴子读书。为了教育孩子爱读书,客家人还把读书和娶妻联系起来,在童谣中唱道:“蟾蜍婆,蟾蜍婆,罗咯罗,唔(不)读书,无老婆。”正是这样一种思想,五六十年代,兴宁不少青年刻苦攻读,一大批人考上高等学府,这才有如“一桌两院士”、多少多少大学校长的传奇。同样,改革开放给我们的是“脱谷壳”的机会,所以再苦再难,算得了什么,缺师少导,又有何妨,那怕是八年抗战,又有何羞?
现在的兴城人多,令人蜚夷所思。上下学时段学生多,长廊、广场、公园的树下、凉亭则不分时段的人多,还有就是街边、楼下车库的麻雀声多。其实很好解释:就是农村包围城市。很多家在农村但凡有点能力者,均想尽千方百计在兴城买(或租)套房,让小孩在城里读书,然后让老父母(或妻子)照顾小孩。这反映出现在年轻一代父母对教育的重视比他们的父母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更舍得投入,更懂得要为孩子创造好条件。
应该说现在的孩子见识广、聪明,但思想也复杂得多。“读好书才会有好工作、有好工作才会有高收入,才会有幸福的生活”,这个许多家庭无数次地重复着的大道理,不能说孩子们不懂,但对他们所起的作用其实不会太多,原因很简单:父母打拼的辛苦远在天边,他们无法感受;而兴城又是一个悠闲的、生活工作没有太多压力的城镇,他们无法体会竞争的残酷。现在的孩子吃不得苦、自控能力差、缺乏学习动力。所以,象以前一样头脑简单往前冲的孩子越来越少了。成绩好的学生很多都不是智力最好但却是最用功的,反而是好一些智力好或有一些小聪明的学生,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最后可能是不理想的结果。
梅州的教育的造城运动也值得一提。梅州搞出一个东山教育城,再搞一个六统一,东山中学就把各县区的尖子几乎一网打尽。但2000多考生的东山中学重点上线人数也就六百多(兴宁一中仅是兴宁区域的尖子生,也有400多),所以,东山中学的加工能力值得质疑!!
兴宁的造城运动则是另外一种形成:城内高中大规模扩张。粗略计算一中、家炳、沐彬的考生就占全市的四分之三。真的一直很佩服兴宁领导的经济头脑:城内学校扩招既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学位的需求,满足广大乡镇教师调入城内任教的愿望,又能增加财政收入、拉动经济发展(增加择校生、教师调动、学生消费等)。但各校的扩张并没有带来相应高考成绩的提升:以前一中招生1000多人时,重点上线是300多,再加家炳五、六十个、沐彬、兴民几十个,兴宁重点上线人数大致都在400-500之间。以后,一中扩招到2200多,重点上线却仍是300多(2013年因广工、广大、深大部分专业升一本,广东重点率提高20—30%,所以达410人,不可比),而家炳、沐彬加起来也就了了几个,所以兴宁重点上线人数就变成了300多。还有就是二A线,这真是一个敏感的数字,从梅州到兴宁从无提及,我所了解情况是,兴宁在1500-1600之间,这个数字当然不比2702的二B上线数好看,所以不用向公众公布。在珠三角地区,一所纯高中学校,一个年级20个班,一间学校3000人,已经是规模巨大了(象华附、执信等一直就是十来个班)。兴宁一中为何就不能只招1000人呢,这样重点考300多同样一点问题也没有,而家炳、沐彬这样的学校也可捞到一批漏网之鱼,一中专攻重点(不赞成培养什么状元,要知道状元是培养不了的)、家炳二A兼捞一点重点、沐彬二B,兴宁上重点、本科人数不就可以上去了吗。
教学理念的落后和高考备考体系的不完善,是梅州(兴宁)教育落后的又一大软肋。在这里我不过多展开来说。一句话,思路决定出路,眼光决定高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