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现状
2.1总体描述
谈到现在,本来应该不难描述,但近年来中村在改革开放的大形势下,迎来了开基以来最大的变化,人口大量外迁,先是外出务工经商,2000年后城市化拉力下,村内常住人口已经非常至少,所以现状非常难。或许可以从村委得到一些数据,比如有多少户,多少人,年龄结构如何,外迁情况怎样,这些应该不难了。因为我所做的不是学术上的研究,所以仅选择百度地图,从直观上去简单描述,然而近三四十年水泥钢筋的大量引入,已经彻底模糊了开基以来的历史面貌。还好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抓住了历史的尾巴,记忆中还有些当时的图景。
2.2 交通
首先是变化最大的是交通,由于处于深山之中,中村的变化非常缓慢,估计在那个时代任意穿越都不会有太多的违和感。现在一条水泥硬底化的乡道X334贯穿其中,原来山脚的羊肠小道慢慢不见了。村道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村民陆续在村道两侧盖起了四四方方的水泥钢筋房,传统的砖瓦房一间间被放弃,也陆陆续续在雨滴的滴答声中缓缓倒下消失。旧时要步行两个小时(可不是现在的散步),翻越山路才能赴泥陂墟,而今摩托车二十分钟足够。
2.3 建筑
水泥钢筋的建筑技术引进之前,任何单独一个家庭都难以独力建造一栋住宅,因此二十世纪之前,中村蔡氏有四个老屋,分别是老蔡屋,围龙屋,艮背,高光第,其他再有应该就是零星的棚屋。二十世纪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水泥红砖取代了泥砖灰瓦,小家庭取代了家族共有。以前小家庭都是分家的时候,按户数分到上一辈拥有的部分房间,每家都没有独立的产权。而今每家都有了自己单独一栋的水泥钢筋房,老屋成了空置的遗产,在风雨中慢慢消失。现在老蔡屋只剩下半间,围龙屋,艮背,高光第还相对完好,此外村中还有 砖瓦房,栋水泥钢筋房。
2.4 人口
二十世纪以来人口外迁成了不可逆的趋势,最先是生活困苦的被迫外出谋生,清末民初则有相对文化水平较高的外出发展,到改革开放前也如是,有参加战争的,有外出读书,有外出务工,但都为数甚少,到了改革开放后外出务工成了主流。所以目前中村蔡氏半数不常住,基本上迁到坭陂镇,或兴宁市区,也有外迁其他城市,也有已外迁但户籍仍在村中的。常住人口已老年人为主,部分中年和小孩,回村过年的人口也在逐年减少。
2.5 经济
村中依旧是农业社会,虽然已不再是农业人口为主,小店仅一间,上门卖豆腐、猪肉和蔬菜,由于道路条件改善,日常消费均到坭陂镇,村中清静异常,空气和水俱佳,虽然有桉树破坏水土,周边有砖厂污染空气,山谷之中,比城镇已好太多。村中家庭收入以务工为主,各行各业的人都有,人均收入无法计算。大体可分为,住珠三角等大城市的收入较好,已在县城购房的收入尚可,在镇上买房的收入不错,只有村中房产的收入一般,总体而言应接近中等收入下缘,虽然达不到2019年全国人均GDP九千美元的水平,人均收入应在全国平均的一半左右,不考虑负债情况,平均每家有一台汽车。
2.6 作物和植物
作物方面,村中农作物以一年两季的水稻为主,但除了日照较好,成片较大,机械耕作方便的农田外,其他开垦百年的田地多已荒废。其他农作物主要有木薯、番薯,玉米和花生也较常见,种果树的不多,光照不佳,水果不甜,龙眼荔枝经常被霜打死。
山中最重要的植物是卤蕨,以前是最主要的燃料,祖祖辈辈用它来烧火做饭,祖辈大多都有从小就挑着卤蕨走十里山路去买的艰苦记忆,它曾经是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虽然它不是最主要的燃料,它其实就是一种杂草,火很大,不耐烧,但它很重要,因为它漫山遍野都是,而且长得很快,割之不尽,不像树木生长期那么长,砍完就没有了。其次就是松树,松针(松叶),松果都是燃料,小时候用爬底喇松毛,捡松果的记忆尤新,父辈还有割松香的经历。还有就是杉树,满身都是刺,就是它的叶子,它是改砖瓦房的上好木料,因为它高且直,干了后很轻,也许不少人有偷偷砍杉树的记忆也未可知。再来就是捻子(当梨),中村最重要的野果子,或许是记忆最深的零食,多少人因为吃太多拉不出便便。
以上似乎讲了很多不相关的东西,其实是在还原环境,为下文作铺垫,这也因资料有限,只能从相关方面拼凑图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