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年,现在想起来小时候跟着母亲转妹家,也是一件令人值得留恋和怀念的往事。
客家风俗,过年后年初二开始,或初四、初六、初九嫁出的女儿会转妹家。我母亲姐妹四人,会先与姐妹约定哪天一起转妹家。这一天,母亲会准备一担箩筐,二条甘蔗。箩筐内,放着几块约二斤重的猪肉,还有糯米磨成粉加糖做成的甜板、煎堆,自己蒸的黄酒。根据娘家亲人情况分成几份,一家一份。箩面上,一般放着四个柑子、糖饼等小食物。这天我们几个兄弟姐妹都会十分兴奋,都会争着去,去到姐婆家不但准备有丰盛食物,更重要的是每年去舅爷都会有二角钱的红包。我母亲妹家在罗岗,约有十多里路,一般是母亲或者姐姐挑着箩甲,背着小妹,我拿着甘蔗几个兄弟浩浩荡荡。在路上,挑着箩甲转妹家的人来来往往,熙熙攘攘,场面十分壮观。到了姐婆家,姐婆或舅娘一般会门外迎接,姐婆会埋怨或是疼爱的口气:怎么那么晚才到呀?大家都在等了。
久未见面,姐妹间非常亲热,我们小表兄弟间既熟悉又陌生,打打闹闹。倒是在平远满姨的子女,带着书包,装着满满的书,在一旁专心地看书。那时非常讲究规矩,吃正歺前,先吃点心。所谓点心,就是甜板煎堆、糖果饼干,倒上黄酒,坐在桌前,其乐融融。吃完点心之后,才上正歺,正歺多是酿豆腐、肉丸、红炆肉等等,那是相当丰盛。在姐婆家一般住二晚,当离开的时候,姐婆会把我们送出门外,依依道别,我们都舍不得离开。 许多年过去了,过年时候跟着母亲转妹家情景一直刻在我的心里。虽然当时物质匮乏,但浓浓的亲情包裹在我们的周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