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行健为何能获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人无法圆诺贝尔文学奖之梦。
前些年,移居西欧不久的华裔的高行健却石破天惊,其长篇小说《灵山》竟然高中!
本该自豪的自豪,却因主流派的冷遇,至今在中国大陆媒体“自豪”不起来。
笔者欲买部《灵山》过把瘾,却访遍书店,千呼万唤不出来……
不少文友问,高行健的《灵山》为什么能高中?为此,我查了一下资料,把所得以飨读
者。
首先,高行健是瑞典文学院院士马悦然老早专注的对象。马悦然是该国唯一懂汉语的院
士,长期关注中国作家,翻译了大批中国作家作品,其中便有高行健的。高写了大量的剧作
,马认为高的每一部剧作都是好作品。至于《灵山》,高行健的中文版未出,便由他译成瑞
典文出版了,引起巨大反响。
其次,40万字的《灵山》确有突破:——
一、文化内涵丰富复杂。它提示了中国文化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即南方文化或长江文化
,写出了被历代政权倡导的中原教化所压抑的文人的隐逸精神与民间文化。
二、历史跨度大。它上溯中国文化起源,从对远古神话传说的诠释、考察,到汉、苗、
彝、羌等民族现今民间文化遗存,乃至当今中国社会,通过一个困顿作家沿长江进行流浪与
神游,把现代人的处境与人类普遍的生存状态联系到一起,有独特文化意蕴。
三、独特的心理刻划。有东方式的静观,又有淋漓尽致的种种玄想。妙笔生花,运用自
如。
四、与中国传统写作很不相同的模式。它没有连贯性的人物与故事,结构十分复杂。第
一人称的“我”与第二人称的“你”同属一体,后者是前者的投射或精神异化;第三人称的
“他”则又是对第一人称“我”的静观与思考。全书81章,便由这三者分为三个层次。而第
一人称的文章中出现的女性“她”,同第二人称中的章节中出现的“她”,也有不同,前者
是“我”在现实中遇到的活人,后者是“我”通过“你”唤起的回忆与想象,这“她”并非
是通常的一个或若干人物的集合,而是作者对女性的描述的一系列的变奏。
当然,内容、主题、作者的视野与洞察力,无疑是第一位的。按诺贝尔的遗愿,文学奖
应赠给“曾在文学园地,产生富有理想主义的最杰出的作品”的作家。不求完整无缺,但求
能汇集人类历史的各种文化精神,凝合出一种清新而富有活力的个性。这起码反映了瑞典文
学院评委们的部分审美理想与标准。高行健的《灵山》,至少在这方面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才能中奖。诺贝尔文学奖的理想主义的核心应该是爱、荣誉、同情、尊严、怜悯之心和牺牲
精神,亦即“心灵的真理”。反对真理的另一极,即仇恨、暴力、堕落、冷漠、自私等,是
瑞典文学院拒绝的。瑞典人不主张斗争哲学,而喜欢和平中立和互相忍让。从高行健获诺贝
尔文学奖后在大陆的冷遇来看,其作品恰恰远离了主政派高扬的“主旋律”及“原则”,让
文学还原为文学,让文学弘扬人类高贵的共性与人性,成为全人类财富。
当然,高行健获奖,瑞典汉学家马悦然功不可没。高的《灵山》被他译得十分漂亮。自
1996年法译本在巴黎出版,法国左、中、右报刊均给很高评价。高的其他作品也译成瑞典文
、法文、英文、德文、意大利文、匈牙利文、日文和弗拉芒文出版。其剧作在瑞典、德国、
法国、奥地利、美国、英国、南斯拉夫、台湾和香港等地频频上演,好评如潮。他在海内外
的中国作家中成就突出。当我们在围墙内不能看到其异彩之时,他可是“一枝红杏出墙来”
而被外人叫好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