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回广东梅州老家,听叔父说起,老家的围屋因为无人居住和年久失修,一些房间已经开始坍塌。围屋的正面,都被茂盛的竹林遮住,从老家唯一的公路望过去,几乎看不到围屋了。叔父叹道:“也许过不了几年,整个围屋都会倒塌。”
老家的围屋,没有弧形的外围结构,整个围屋方方正正,虽然小而简陋,但它曾经凝聚着一个家族的亲情,承载一个家族共同的回忆。比如父亲、叔父这一代人,从小在围屋长大,感情很好。到了我们这一代,越长大,感情越疏离,但大家至少都曾在属于自己家族的围屋里一起玩耍、聊天,有一份共同的家族情结。的确,围屋里有过许多难忘的时光,这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恐怕就是围屋的年味了。
小时候,围屋里还住着七八户家庭,每逢过年,围屋的大门左右,就会贴上用毛笔字书写的红色对联,门里外也是张灯结彩,鞭炮声不断。白天,孩子们在捉迷藏,玩“木头人”,玩得不亦乐乎,但一听到鞭炮声响就会蜂拥而来,在满地厚厚的红色鞭炮屑里像寻宝一样找寻未点燃的鞭炮,一一点爆取乐。
围屋里的年和大部分农村不同之处莫过于赏灯节。在我们梅州兴宁,“赏灯”是为庆祝此前一年家族中添丁而设立的节日。虽然是庆祝添丁,但少部分观念先进的家族也会为添了女孩而过节。各个家族的过节时间并不一样,但一般都在年初七至年初十四之间。我们家族的赏灯节是正月十三。
赏灯节这天,围屋里人声喧嚣,热闹非凡。上午,鞭炮声、锣鼓声不断,舞龙队在围屋中穿梭,家族人员齐聚一堂,见证着围屋的祠堂上挂起一盏象征人丁兴旺的花灯。家族中添了人口的家庭,在围屋里大摆筵席,邀请了众多亲朋好友享受丰盛的午餐和晚餐。对于小孩们来说,最期待且兴奋的就是晚上。晚饭后,在大人们的张罗下,各式各样的烟花从围屋的空地上升起、绽放,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看着,偶尔也点燃一些小孩子可以玩的烟花,兴奋地看着它们在夜空中绽放美丽……不过,如果前一年家族中没有增加新的人口,就没有这么隆重的庆祝了。但各个家庭总还是要团聚,点燃几圈鞭炮,一起享用丰盛的饭菜。
赏灯节过后,围屋的人家才算过完年,恢复到日常的生活状态中。我们家族上一次在围屋里庆祝“赏灯”,已经远在六年前。此后六年间,围屋里的最后两三户人家也先后搬离,住进自家建造的房子。没有人居住的围屋,正在一点一点地“衰老”。 也许,等到了我的下一代,老家的围屋和大家族的观念都不复存在。想到那些在围屋过大年的快乐记忆,就会觉得惋惜,后来人恐怕很难有机会感受到那份快乐了。(转载自南方周末,标题有变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