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农村中学的老师,已经教了整整15年的书,这15年来,体会太深了,总的来说,如果家庭条件好的,背景好的,做老师就是一个很不错的职业.可是在我们农村,绝大部分老师都来自农村,家庭条件都不好,往往都是自己的工资拿来作全家人的开支,象我们30大零的老师,当年大多数是专科毕业,出来工作后,这要培训,那要学习,都要自己出钱交费,可恨的是不能真正学到东西,更可恨的上面还规定要提高自身的学历,刚参加工作那年只好硬着头皮,勒紧裤带花了两万多读了函授本科,有时自己都搞不清楚,读了这些图的是什么?仅是一张文凭而已,真正的能学到多少呢?
15年了生活一直还未变,家庭的经济一直还在温饱边缘,刚出来工作工资是450多块,现在是1900多块,虽然工资已翻了4倍多,可百物却翻了十几倍,比如:98年时,一瓶煤气才28块,现在可是100多块;汽油以前是2.3元/升,现在却7.83元/升;好多食品就更不用说了,这些都直接关系到衣食住行,生活还是紧巴巴的.
自从可贷款供房后,同行们便在比拼着,今天谁买了新房,明天又谁住进了小区,搞的房价突然上涨了好几倍,一套城市商品房全部开支算起来起码要30万,象我们这等工资何时何月能买?他们为了供房,平时都吃的是些什么?对老人又是怎样的态度?天下孝为先,可他们却一句话,要供房,便把父辈们摞在一边,孰是孰非?不解.
调动也是一件头疼的事,好象我们在农村长大的就应该一辈子都要在农村工作一样,上面没人,手中没钱,只能靠在城市边缘,要调到城市教书多则3、5万,少也要1万8千,这是谁的规定?人往高处走,这句话没错,可是不是凭经验凭业务能力而是凭经济实力爬到了最高处,能胜寒吗?工作调动方面存在的这些腐败,其实都是同行自造的,是你们纵容了上级的贪欲,如果大家都不靠走后门,不去巴结人家,难道他们就没法生存?你们也就没饭吃了吗?为什么人人都喜欢往城里钻?如果农村的老师福利,待遇比城里的更好,还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吗?迷惑.
有时领导的意思和学生的利益不协调,比如,买配套教材,学校为了能多拿回扣,不管书的质量,有些资料根本就不值得一看,强制要学生买,所以天天上课前强调学生带钱,这有违自己的意愿,所以往往视领导意思而不顾,干脆叫学生不要买或者自愿买吧,收不到钱顶多被领导骂一顿,因为农村的家庭供一个小孩上学不易,这也要钱那也要钱何时了?从小学到大学要花的钱对农家来说是天文数字,因此,做为一个普通老师,想法是:自己最大的价值体现是学生学好了,读到了知识,领导的意思就应付吧.冒汗!
今天是第28个教师节,一夜难眠,要说的话也多,农村经常流行这样一句话:"没文化都不如教书好."真的是这样吗?读了那么多年的书,究竟得到了什么呢?只能此解:教书这职业,就象猴子拾到姜,弃之可惜,拿着辣喉.不服.亦不甘. 下辈子绝不做老师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