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A8 兴宁论坛 兴宁新闻 兴宁人的网络社区

标题: 兴宁市传统工艺 [打印本页]

作者: 兴宁A8网    时间: 2009/12/23 17:01
标题: 兴宁市传统工艺

【纺织】   兴宁纺织业历史悠久。明清时期,已有纺纱、织布等。抗日战争时期,其盛况可为广东各县之冠。建国后,逐步形成从纺纱、织造、印染、成衣加工到纺织机械制造等成龙配套的纺织工业体系。1985年,全县有纺织企业和纺织户2587户,其中县属企业9户,镇办企业93户,家庭纺织户2485户。花色品种主要有各类棉布、帐布、毛巾、床单、针织品等300多种。



【制扇】    顺治年间,福建上杭人傅耀祖工于制摺扇,因打死粮差逃至兴宁,隐居兴城后街,以制扇为业。其后裔迁居永和榄子围,扇业便在永和一带兴盛起来。


【制笔】     康熙年间,北厢大茔保(今宁塘大茔村)下家园王氏,外出安徽经商,娶当地女为妻。其妻擅长制毛笔,返乡后在家招徒授艺,始创本县制笔业。


【制瓷】     雍正七年(1729年),水口大坑保张氏外出经商,在河源观摩了制瓷业,见该处瓷土与家乡土质相似,遂返家取土复往河源。经试验成功,便在该处学习制瓷技艺。学成归来,在大坑开办瓷窑,产品有碗、碟、油罐、茶杯、茶壶、神盘等。


【编织草席】     康熙年间,龙田曲塘何氏利用低洼地种植水草,编织草席。此后,邻近的张、江、刘各姓及福兴黄畿塘、宁新横湖等地农民均利用洼地,仿效种草织席。


【编棕】    嘉庆五年(1800年),叶塘人黄北光从 江西学回编棕技艺,艺传全村,始创本县编棕业。


【造纸】     咸丰元年(1851年),小洋保(今宁新洋里村)人曾享奎从江西兴国学得制造土纸技术,兄弟5人在家开业,后发展到全村12家,所产土纸、纱纸,远销汕头、佛山等地。
作者: 东之雨    时间: 2011/8/5 17:47
可是今天的兴宁??




欢迎光临 兴宁A8 兴宁论坛 兴宁新闻 兴宁人的网络社区 (http://mark.xna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